2006年6月6日,三峡RCC围堰于正式爆破完成。本次爆破采用了192吨高性能炸药,将110米高程以上的18.6万立方米混凝土围堰一次爆破拆除,具有大方量、高难道、水下爆破的难度系数,加上要求爆破不能对三峡大坝造成影响等诸多因素,世界上尚无先例,被专家称为“天下第一爆”。
——192吨炸药掀掉近20万立方米混凝土。
RCC围堰要拆除的混凝土方量近20万立方米。爆破炸药总量将达192吨;爆破孔1022个,钻孔总长度达1800多米。
——35米深水下定向起爆。
三峡RCC堰体大部分处于水下,拆除工程主要的3个爆破药室均位于深度达35米以上的水下,所有起爆均在水下进行。炸药需在水中浸泡7天而主要性能不发生改变,这也是爆破的难点所在。据了解,此次爆破拆除全部采用目前的高精度塑料导爆管雷管和数码雷管,塑料雷管其单发准爆率要求99.8%以上,数码雷管的准爆率要求达到99.9%,并能满足深水浸泡7天以上仍能可靠传爆,且延期精度不变的抗压耐水性能。
——整体拆除,分段爆破。
根据设计要求整个爆区爆破网络由三个子网络组成:左连接段起爆网络、右岸坡段起爆网络和河床段起爆网络。总起爆网络为先解除河床两端约束,再起爆河床段,要求两端是破碎性爆破,而中间河床段是倾倒性爆破。由于三段爆破的要求不一样,技术要求很高,施工难度非常大。两边先爆破后,中间河床段再向上游进行倾倒性爆破,爆破的时候就像撕邮片一样层层撕开。整个过程在12秒钟左右的时间里完成。
三峡大坝雄姿 三峡RCC围堰于爆破瞬间
为了确保“天下第一爆”的圆满成功,这次爆破方案的设计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设计院和长江科学院对本次爆破进行了全程严密的安全监测。本次监测采用的设备为我公司提供的加拿大Instantel公司的振动监测仪。
爆破前,专家开始校正Instantel爆破拆除安全监测设备
本次爆破除了对水击波、涌浪监测外,还进行了振动、动力应变、噪声、声波等监测。爆破结束后,还要对大坝及周围建筑物进行宏观调查。监测数据和宏观调查结果将作为评价爆破效果的依据。
加拿大Instantel公司的振动监测仪被安放在大坝基础部位、电厂、围堰内坝前区段水面等位置。全部设备在5日全部安装完毕。这次振动监测点设144个,水击波监测点设32个,噪声监测点设10个,动应变监测点设18个,重点监测3个进水闸口。
监测人员在安装Instantel设备 安装在三峡大坝坝顶的Instantel监测传感器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6日下午4时成功爆破拆除,有关监测数据显示,三峡水利枢纽整体结构未受影响,爆破所产生的涌浪、震动比预计的小,水击波比设想的稍大。
长江科学院爆破研究所所长吴新霞介绍爆破后监测数据
长江科学院爆破研究所等3家科研机构对6日的爆破共同进行了实时监测。据爆破研究所所长吴新霞介绍,爆破发生后,他们在距三峡大坝上游1.15公里的凤凰山观测点测到,该处水位上升到139.18米,爆炸前水位135.37米,爬高未超过4米,其他地点水位为137米至139米;两个波浪监测点测量时长50分钟,从下午4时爆破开始到4时50分,测到波高1.15米,持续时长16.75米;爆破震动比预计的要小,左岸电厂14号坝段、右岸电厂坝段、右岸泄洪坝段、右岸电站厂房等所受影响均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水击波和动水压比预计的稍大,但未对大坝坝体构成危害。
本次爆破监测再次证明了加拿大Instantel振动监测仪稳定的性能,欧美大地也为能为中国的爆破监测事业的发展和确保工程安全感到自豪。